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媒体报道
媒体报道
 
 
媒体报道

迎江: 奏响经济发展“春之声”

发布日期:2020-04-13






  疫情防控不能松,复工复产不能等,现代服务业、工业经济发展不能松劲。如何统筹做好这些工作?“动员全区上下,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拼在当下,拼出发展,拼出希望,拼出未来,2020,咱们迎江人拼了!”迎江区区委书记尹志军说。

  面向未来,春暖花开。迎江区经济发展的战斗全面打响。项目工地奋战正酣,工厂车间加紧生产,传统产业转型发展……迎江区各行各业迅速按下经济复苏“快进键”,奏响经济社会发展“春之声”。

  重点项目施工忙

  4月7日,记者来到迎江经济开发区都市产业园一期项目施工现场,工人正在钢结构厂房内加紧施工。在这里,总投资约8000万元,占地77.32亩都市产业园一期项目,规划新建一栋3层混凝土结构厂房、三栋1层钢结构厂房和一栋职工宿舍,主要引进优质企业落户该园区。

  迎江经济开发区国土规划建设局局长吴锦介绍,项目于2019年11月14日正式施工,自2月21日疫情复工后,完成总投资约3000万元。

  突如其来的疫情,让这些投资大、预期好的项目暂停或延缓开工,仿佛给经济发展按下了“暂停键”。不过,随着复工复产的有序进行,沉寂了许久的工地、市场、企业又忙活起来了。大家仿佛“铆”着一股劲,要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,跑出经济发展“加速度”。

  “我们在科学防疫的基础上,根据返工人员的情况,分批次、分区域、分工序进行有序复工。”都市产业园一期项目相关负责人说。

  为确保重大项目顺利复工复产,迎江区成立了为企服务工作专班,明确职责,规范程序,组建相关微信工作群,每周调度,专心专题开展企业复工复产的推进和服务工作,力促项目尽早开工建设。

  为顺应招商变化、破解招商平台不足,近年来,迎江经济开发区转变发展思维,将“园中园”作为发展的重要模式。4月3日一早,依江高新技术产业园项目第一根工程桩顺利灌入,标志着工程项目实质性开工。

  依江高新技术产业园项目,是迎江经济开发区2020年重点启动和推进建设的五大“园中园”之一,占地69.37亩,园区定位高端装备制造产业,总建筑面积4.07万方,总投资约1.6亿元。

  今年来,为应对疫情影响,确保开发区内建设项目如期开工,迎江经济开发区积极对接上级部门,通过采用“不见面”开标和在本市范围内随机抽取评标委员会专家等方法,为项目开工建设开辟了审批“绿色通道”。目前,园区11个建筑工地已实现全面开工。

  复工复产吹响冲锋号

  打包、装车、出库,在澳森无纺公司生产车间,工人们正投入紧张的生产当中。厂房外的大货车,正满载口罩、防护服等原材料发往全国各地。“我们2月15日正式复工,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,组织员工加紧生产,目前24小时满负荷生产。”澳森无纺公司相关负责人说,为夺回疫情带来的停工损失,在确保职工安全健康的前提下,公司抢抓时间,合理安排生产班次,做到防疫生产两不误。值得注意的是,该公司每天生产的近7吨无纺布都供不应求,大大缓解了生产口罩、防护服企业的需求。

  如何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?疫情防控期间,该区一手抓疫情防控、一手抓复工复产,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贯彻新发展理念,着力创建特色园区、专业园区、精品园区、绿色园区,有序推进项目复工复产,全力以赴促投资、稳增长。

  咬紧疫情防控不放松,力抓复工复产谋发展。为此,迎江经济开发区制定“四补四奖一减一支持”十条政策,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和加快重点项目建设;出台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导则,设立招商引资两大奖项,既奖项目引荐者又奖落地服务者;设立5000万的园区产业基金,引导优质项目落户,支持企业融资扩能。

  迎江经济开发区同时建成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园,引进4家优质企业落户;启动都市产业园、依江高新产业园、秦潭湖物流科技园建设,规划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、应急物资储备基地、长三角合作共建园,建成园中园面积已达25万方,新建面积将达26万方。

  依托秦潭湖装备制造产业园,迎江经济开发区引进12家机床企业集聚发展,数控机床产业链初步成型;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业,引进同方变频电机、奥坤智能物流装备等项目落地建设;推进美林凯迪智能家居制造、华茂织染自动穿经机技术改造等5个项目实施,实现技改扩能。

  该区还大力推进智慧园区和区域评价及项目多评合一省级试点建设,在全省率先通过区域能评;长三角合作共建园区地块获市级区域评价试点推进;推行事前容缺受理、事中事后监管审批,压缩工业项目审批周期到35天;深化与皖江电厂的直供电、热等方面合作,铺设管廊10公里,集中供热全面入企,降低中水、电、蒸汽价格,便利企业;三级包保、两本台账、一线服务,帮助企业解决政策申报、招工、融资各方面问题。

  该区全力战“疫”,复产有力。在项目工地、工厂车间,一台台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,正擂响加速生产的“战鼓”。截至目前,迎江经济开发区规上企业复工率达100%。

  “在线新经济”跑出加速度

  形势不等人,时间不等人。迎江区在认真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,只争朝夕、争分夺秒,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、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。各行各业鼓足“越是艰险越向前”的精气神,跑出经济社会发展的“加速度”。

  苏宁易购总经理“开着小车去送货”,开启了迎江智慧零售新局面;安徽运通达物流科技有限公司1——2月份线上实现营收9亿多;苏宁云商2月份单月较去年线上营业额上升380%;3月13日,安庆吾悦广场采用线上的活动模式,直播当天安庆吾悦广场华为体验店的营业额为40.56万,环比上周增长了405.63%。……

  一张张“成绩单”,呈现出迎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,也成为迎江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绝妙注脚。

  危机中蕴含着商机,疫情之下,也蕴藏着机遇。迎江区直播电商按下快进键,传统实体纷纷转型直播电商,如今;新城吾悦线上直播、微信营销、线下会员邀约几个轮子一起转。

  安庆吾悦广场闭店期间,重点打造线上平台销售,设置专属线上购物平台,加大朋友圈推文等宣传,期间共计产生200万销售;自2月21日恢复营业后,持续推广线上宣传,运用线上+线下的运营模式,利用线上手段辅助线下商户,快速恢复商场商户销售。

  吾悦广场总经理张祎告诉记者:“吾悦广场线上销售期间建立221个商场销售群,覆盖人群近10万人,线上直播共计180场,覆盖人群近20万人。其中销售增长较为明显的一次线上直播为3月13日举行的华为联动直播活动,其当天线上营业额共计5.53万元,其中店内直播效果较为明显,2个小时内共销售10余台各种机型,累计销售额5万元,直播占比线上销售额的89.4%。”截至目前,吾悦广场线上产生销售近600万元,占总销售18%。

  “迎江在线新经济正跑出加速度,呈现出蓬勃兴起态势,必将对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带来深刻改变。”迎江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危中寻机、化危为机,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抓住新产业、新技术、新模式的趋势,顺时应势并加以支持引导,通过壮大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,以此来做足“新增量”。


(记者 方文 通讯员 高庆宁/图)



【打印本页】 【关闭窗口】
上一条:迎江区四面发力推进工业经济发展
下一条:建设数字经济示范区 打造迎江发展新引擎——访迎江区委...